Monday, February 23, 2009

Cape 7-- A Taste of New Taiwan Cinema




最近在台湾有一批新影片呈现了。阿木认为这个新样子,风格,社会观念等该归因于时代的原因。台湾影界有一群新的年轻导演而且他们有自己要说的,要拍的。阿木称他们为“超过时代”导演


(从阿木BLOG摘取的, 2009年2月23号, http://ent.sina.com.cn/m/2008-10-20/20052213465.shtml


《海角七号》是一部什么类型1的电影?青春片(影片的主要故事是两个年轻人的爱情)?历史片(穿插2了六十年前的一段历史)?还是音乐片(融合3了数首音乐,并以音乐元素贯穿始终)?无论如何的归类4,都并不能忽视影片中的青春5元素,从导演、演员等主创,到故事,再到风格,而与近几年的《囧男孩》、《花吃了那女孩》、《练习曲》、《沉睡的青春》、《九降风之台湾篇》等一起构成了一组青春片的热潮6
  而在这批新近出现的青春片热潮里,大部分都是生于七十年代中后期甚至八十年代的年轻导演的作品——这与台湾电影的现状有关。台湾电影的困境,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杨德昌逝世,侯孝贤、蔡明亮、李安等拍的电影逐渐国际化之后,即使是朱延平这样的商业片导演也难以在台湾本土生存,但这无形7中却给予了年轻导演一个创作的机会。他们在担任8导演之前是演员或者编剧或者副导演、广告导演、MTV导演等,通过申请“国片制作辅导金”等手段集资(钮承泽导演的处女作《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中有所涉及),尽管资金不多但依然9很努力的去做好,而在影片的故事上也往往是以他们所熟悉的年轻人的故事为重点(这样也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年轻人市场),甚至不惜以情色类为题材及走国际影展路线(这也是台湾电影在近几年常常隐约的带有同性恋元素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与此前的侯孝贤、蔡明亮等导演的风格相比整体上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就以这部《海角七号》来说,影片自一开始就以一句骂台北的台词与摔吉他的动作,回应了七十年代中期的台湾民歌运动及罗大佑(听歌)在八十年代的“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的呐喊,也尽管影片中有年轻人的冲动、两代人之间的冲突、本土文化在都市化10进程中的异化等11元素,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古典式的爱情逐渐的使得影片成为一部整体上温暖的感人影片。
  被誉为“台湾电影教母”的影评人焦雄屏称《海角七号》、《囧男孩》、《花吃了那女孩》等这批新影片的年轻导演为“超过世代”——“我借这个字哎形容这批新生力军,因为叫他们‘新浪潮’、‘新新浪潮’、‘新世代’都会与以往混淆。称‘超过时代’既可以期许他们‘超过’前几个世代的沉闷,更能形容他们的声势”。而期待着,这群超过世代的新导演们,能够像《海角七号》中的本土居民一样,带给观众更多与更大的惊喜!


1 lei4xing2 (noun): genre/category

2 chuan1cha1 (verb): to interlude

3 rong2he2 (verb): to meld/blend

4 gui1lei4 (verb): to classify

5 qing1chun1 (adjective): youthful

6 re4chao2 (noun): upsurge

7 wu2xing2 (noun): vacuum/hole

8 dan1ren4 (verb): to serve as (occupy a position)

9 yi1ran2 (adverb): nonetheless

10 du1shi4hua4 (noun): urbanization

11 yi4hua4 (noun): estrangement

1 comment:

Unknown said...

I would say 依然(9) means ‘still’. ‘Nevertheless’ has been signified by 「但」.